2022国考行测备考干货之翻译推理“后推前”
翻译推理在公考之中,基本属于每年必考题型,从国考和联考的真题来看,近年翻译推理的考察形式出现多种变化,在出题形式上更加多样化。单纯的“如果就,前推后”的这一形式相对简单,真正容易出错的主要是 “后推前”的出题形式,也相对比较难一些。所谓后→前,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,用一个逗号分开,逗号后面的推出逗号前面的。比如“只有年满十八岁,才能拥有选举权”指的是:拥有选举权的人,一定年满十八岁。年满十八岁是必要条件,所以后者推出前者,必要条件要放后。
“只有,才”是最简单的一种后→前,考试中还是以一些其他后推前的关联词相对较多,如重要的有“除非…否则”“…是…的前提”“…是…的必要条件”等,难度比较大,也是重点考察对象;另外不能对“后推前”的口诀生搬硬套,要灵活运用,要清楚“后”指的是哪句,“前”指的是哪句,不能因为题目颠倒关联词顺序而翻译出错,牢记口诀“必要条件放箭头后边”。因此,各位考生在拿到题目时一定要分析透彻,然后再写出翻译推出式,这样的话做题思路很清晰,正确率会提高。
【例1】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,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,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。就目前来说,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,因此,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。
由此可以推出()。
A.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,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
B.有了高储蓄率,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
C.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,说明储蓄率不高
D.如果没有高储蓄率,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翻译推理先翻译再推理。利用口诀“必要条件放箭头后边”对题干进行翻译。题干翻译:①前进→资本;②资本→高储蓄率。A项中,“资本”是①的肯后,依据推理规则,肯后不确定,故A项无法推出;B项中,“高储蓄率”是②的肯后,依据推理规则,肯后不确定,B项无法推出;C项中,“¬资本”是对②的否前,依据推理规则,否前不确定,C项无法推出;D项中,“¬高储蓄率→¬前进”,“¬高储蓄率”对②的否后,依据推理规则,否后否前,得到“¬资本”,“¬资本”是对①的否后,依据推理规则,否后否前,得到“¬前进”,故D项可以推出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D选项。
【例2】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、简洁明了,切忌空泛、笼统、不着边际。《采访技巧》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“您感觉如何”等问题的弊端,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,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,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。
由此可以推出( )。
A.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、简洁明了,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
B.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,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
C.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,才能回答“您感觉如何”等问题的提问
D.诸如“您感觉如何”这样的问题,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翻译推理先翻译再推理。该题就是“后推前”的一种变形,关联词是“除非”,而“除非…否则”是固定搭配,所以这句话正常应该是“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,否则采访对象没法回答”,在关联词有顺序颠倒及省略时,要补充完整且透彻分析,故题干翻译:采访对象回答问题→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。A项中,“提问具体、简洁明了”是前一句的背景描述,与我们的推理无关,故A项无法推出;B项中,“没法回答提问”是对逻辑式子的肯后,依据推理规则,肯后不确定,B项无法推出;C项可翻译为“回答类似“您感觉如何”等问题→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“,与题干相同,可以推出;D项中,“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”不等同于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”,故D项无法推出。因此,本题答案为C选项。